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网游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

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万灵主宰 全能金属职业者 血蓑衣 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嘉平关纪事 万界武尊 废土指挥官 库洛牌的魔法使 盖世双谐

番外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

“噫——吁——真特么高!”

刘备一行好不容易爬到句章灯塔的中段,他本人就已经气喘吁吁,左右都有人搀扶也依然累得够呛。凭窗外望,忍不住就骂咧咧吐槽了一句。

后面的李素,其实情况也没好多少,全靠他比刘备年轻十二岁,还养生,经常有氧运动,走走停停才没显得喘。

听了皇帝的骂语,李素也是惊呆了:陛下这是当初年轻时待在益州那些年,学了几句蜀人的土话语气词,情急之下又蹦出来了?

原来李白的“噫吁嚱,危乎高哉”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毕竟奇观是李素规划造的,他请客皇帝参观,总要尽地主之谊,当下周全地建议:

“陛下要不在这层歇歇,先远眺一下海景,歇个一炷香再爬,反正已经爬了一半多了。或者,让侍卫们准备肩舆吧。”

刘备坐定喘息了几口,喝了一点用藤袋瓷壶装的、还没凉透的温茶,摆摆手:“不必麻烦了,一开始就是朕自己兴致高涨,坚持走上来的,那就继续走吧——

不过,这塔到底多高?到了里面真走起来,感觉比外面看着的还累人。”

李素拱拱手:“此塔设计时是按七十丈做的。不过,后来为了这层钟楼,要多留出一些余量,实际造好有七十二丈整。

这个高度是有讲究的,为的是海船驶出吴县华亭镇或者海盐县的长江出海口后、一旦江口海岸从瞭望手西边视野中消失。瞭望手立刻转向东南面看,就可以看到这座灯塔的夜晚微光闪烁,从而确定方向。”

七十二丈,就是折合现代170米左右了,比一开始的设计预期又多出来五米。

刘备听了之后,也是振奋跃跃欲试:“那从这儿、登到最顶眺望,能看见长江口的陆地么?还有,贤弟说这层便是钟楼层?那大钟在何处?为何要为了这钟额外加高两丈塔身呢?可是钟太大了放不下?”

李素笑笑:“要看到长江口陆地,还是有些难的,因为海船的瞭望视野是接力的,还要算上两倍的船桅杆高度。

大钟就在我们头顶上,过了这层天花板就能看见,不过咱现在站的位置,也算钟楼层了,在这里天花板上有开孔,可以在下面用踏车配合连杆、远程搅动钟内的击铁,敲响此钟。

多出来的那两丈,就是为了咱现在站的这个各层。敲响之后,即使不经过雾钟定向聚拢声音,也能声闻十里。若是用上聚拢收束声线的雾钟,朝西北方向可以声闻三四十里。”

刘备听了之后,也不困了,腿也不酸了,连忙表示可以再往上爬一点,不在这一层休息了:“贤弟早说啊!朕还在这层瞎歇着,也没眼福可饱,快,再爬一层!”

说着,刘备雷厉风行都没让侍卫搀扶,自己就又爬上去一层。

他们如今的位置,离地面大约五十丈,大钟这种东西过於沉重,加上声音不像光线是直线传播的,也没必要装在最高处。

当初经过诸葛亮的精密计算,发现这个“阻尼器”放在总高的三分之二处时,对于防风减震的效果是最好的,这才折中放在离地这么高的位置。

年初的时候,这个大钟才吊运上来,过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分了三轮抬升。

县城、会稽郡公的别府内就有画匠。如果急的话,派一艘快船上岸接人,明天就能到。

刘备不由好气又好笑:“在家做的好大事!培养出能画得像的匠人,也不跟朕说知!”

李素尴尬分说:“这不还在摸索,那些画匠画技还未完善,不敢献丑。”

刘备一挥手:“传旨,立刻征辟画匠,再有,把这儿好好布置一下。朕累了,不想明天再爬一遍,今晚便在这塔上下榻。”

李素连忙提醒:“陛下,高处风大,就算这观景台可以关窗,还是得让人填缝防风。还有,要把龙榻搬上来怕是不易,只能多堆被褥打地铺了。”

刘备无所谓地说:“都百丈之高了,一点不接地气,还要什么床榻?被褥铺厚够了!就这么办!还有,画像归画像,作诗还是不能免的!差点儿让你躲过了!”

刘备想的是:万一画匠画的不够好看,不够英明神武帅气,那还是要靠李素写诗留念,让后人牢牢记住他刘备是港内找行宫下榻,明天再爬一次塔上来请安。只留了几个最亲信的近臣,可以住在稍微下面几层,免去再次登塔的辛苦。

反正随行的皇子,年纪最大的也是196年生人,才22岁,年轻力壮就该好好锻炼锻炼身体,顺便考察一下他们的体质。

刘备安排得明明白白,李素也躲不过,只好搜肠刮肚找了点以赞美高峻雄伟为主的五言诗,来当一把文抄公。

刚好登塔参观花了大半天时间,此刻都已近黄昏,李素先后找了两首,凑凑数把地名改一下,对应日夜之景。

“句章夫如何?吴越青未了。匠心夺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素本来想找点儿更有哲理寓意的,但实在是找不到,“更上一层楼”那些他原先好像用过了,也不应景,只能是这么凑数。

无奈刘备的审美也是个奇葩薛蟠体,他也不追求什么哲理寓意,他就听个响,气势磅礴就好。

李素一味堆砌大词,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好,这吴越沿海,还真没什么高山,一眼望去,诸岛皆如芥子。”

刘备凭栏俯瞰,连连叫好。

看完了远处的景致,他又出于好奇,克服恐高,双臂死死抓住窗框,把上身微微往外探出,俯视塔基正下方,想感受一下具体真切的高度。

这种抑制不住的冲动,后世很多人登上摩天楼也会有的,很刺激。

刘备稍稍觉得有些晕眩,立刻又收回身,问道:“下面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在那儿列队,似是膜拜舞蹈?不像是随驾侍卫吧?”

因为都隔了快两百米了,确实不太看得清。

李素闻言也凑到边缘小心翼翼看了一眼,又回忆了一会儿,还问了随行陪同视察的本地官员,才得出了回话:

“陛下,这些人是之前臣建议从扶桑内迁的贵戚、来此瞻仰中原天朝上国文物风流。扶桑土人在东海立国时,本有拜日的鬼神习俗。或许是见到了中原宏大气象、如此奇观,故而心悦诚服,顶礼膜拜。”

原来,此刻在下面膜拜的,只是一群贵族巫女,都是李素为了确保汉化统治,逐步掺沙子让这些家伙来大汉“留学”。

其中就有十一年前、公孙康刚刚覆灭时、被杀死的卑弥呼遗女台与,还有统治奈良地区的母系国家国主的女儿、历史上后来的神功皇后。

十一年前,这些巫女都还是小姑娘,现在已经被彻底洗脑汉化,让她们接受熏陶,接受大汉的父系社会统治习俗。

她们在扶桑的时候就喜欢拜太阳,李素在东海荒岛之上、拔地而起建了七十丈高的灯塔,而且顶部烈焰熊熊、还有金属大镜子反光。这些没文化的巫女,就把这当成太阳的图腾膜拜了。

那种对着太阳疯狂跳舞的仪式,据说就是天照发生日食时,把天照重新勾引出来的“天钿女命”之舞。

这些蛮夷,显然已经跟印第安人初次见到“白神”时一样,陷入混乱崇拜了,他们自己原先的原始信仰无法支撑新的见识,正在剧烈崩塌重构。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LOL:那年十七,世界第一 末世炼妖师 S级高危人格,你管这叫小可怜? 诸天投影 全球战国:开局获得唐太宗模板 真实骑砍游戏 挂机游戏通往异世界 别叫我邪神 魔能霸主 DNF:我来自于110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