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像希腊人征服古亚马逊人那样
“看来实际的偏航里程,也没预期那么远么,这地方虽然蛮荒,气候倒是温润。”
随着船队折向正北方航行,当李素最终在望远镜里看到陆地出现时,他的心情也是放松了不少。
李素的妻妾,或许也是这个时代仅有的有过“出海旅游”经验的女子了——当然,仅限于东方世界,不包括西方的罗马人帕提亚人。
地中海文明那种海洋民族,贵族妇人出海迁徙也是有的。
甄宓等人在海上飘了半个月,终于可以重新看到大陆,也是激动不已,趴在艉楼的舰长室舷窗上,拿着望远镜往外眺望。
“哇,那是什么?是《庄子.逍遥游》里的鲲么?还不止一头。”甄宓和周樱看到巨鲸出水、喷涌泉雾的时候,惊得差点跌坐在地。
幸好李素放在舷窗处的那几个望远镜,都是固定在架子上的,不然这些价值数十万钱的高端精密仪器可就直接砸了。
“这是鲸,看来这一带是暖流寒流交汇之处,才会渔场如此丰富,巨鲸成群。”李素好歹还有点中学地理常识,便给妻妾随口解释。
他知道世界几大著名渔场都是海流交汇处,最好还有大江大河入海冲击、导致沉积质泛起。
华夏的舟山渔场,理论上也有寒暖流交汇,但寒流部分已经弱得多了,只是千岛寒流突破县更优越。
但现在亲眼所见,确实是比句章县还多了很多鱼,尤其是巨鲸和鲨鱼。
李素对此也没法回答,让诸葛亮后续自己观察总结,反正原理已经告诉他了。
诸葛亮把问题藏在心中,又观察了半晌,谁知当天就被他机缘巧合找到理由想明白了。
原来,当天午前的时候,甘宁率领舰队,终于来到了伊予岛和淡路岛之间的狭窄海峡,要彻底完全进入濑户内海了。
一开始的时候,船速也很快,甚至比正常在开阔大洋上顺风航行还快,着实让甘宁自己都觉得有点惊喜。
李素诸葛亮等人也有些意外,还出于观光长见识的心态,到甲板上放放风,感受船队疾驰突进的飒爽,李素估计船速最快时都能接近十五节了,这几乎不是帆船能达到的速度——近代帆船,哪怕是四桅、五桅的高速飞剪船,基本上大顺风极速也就十八节左右。
李素现在的船,还没那么流线型,帆力比也没那么大,靠风是绝对航行不到十五节的,而且当时风也没大到离谱的程度,算不上暴风,所以就显得更奇怪了。
诸葛亮善于观察,他仔细看了海岸和水流,立刻注意到船队是驶入了巨大的顺水水流,而且水速很快,才推着船也走得那么快,这让他非常震惊。
诸葛亮也算造了多年海船,还深入了解过航海的了,他只见过益州凉州那些从高山峡谷里冲出来的大落差河流,有如此大的水流速度。但从没见过海里的洋流也能流那么快,毕竟海平面是平的,又没有落差。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明明还是海里,水速怎么会这么快?”诸葛亮带着这个疑惑,还在那儿推导演算,
结果才琢磨了不到半个时辰,船队还没全部通过海峡,情况就陡然变化了。海水流动的速度在很短的时间内陡然放缓,又过了一个时辰,居然开始逆流,而且水速也是越来越快。
甘宁船队中大部分船只这时候倒是已经通过了海峡,但末尾还有一些船没过来,被逆流一冲,风帆本身的动力居然还抵消不了洋流的推力,被卷得连连倒退。
甘宁也是县还丰富”的问题,也随着他看到这一幕奇景,而豁然开朗了。
诸葛亮请教道:“恩师!是不是因为这里还有如此涨退潮的漩涡,有内外海,所以每天大洋的水灌进内海再退出来,也形成了‘水流冲刷沉积泛起’的效果吧?这潮水每天来一次,跟广陵潮也相若仿佛了。”
李素:“……这为师就不清楚了,你该学会自己分析琢磨。”
诸葛亮口中的广陵潮,就是后世的钱塘潮。长江口附近的大潮,从秦汉到后世,也是一直在南移的,主要是受江口泥沙冲积、地形变化、陆地生长的影响。
每天的涨潮退潮对渔场的利好,显然比单一的长江水注入更有效果。
……
因为漩涡导致的意外损失,船队在鸣门海峡北口找了相对安妥的锚地,不得不上岸对付一夜,草草建立营寨。立营的位置倒也不是在伊予岛,而是在淡路岛上,
反正李素也没打算开荒那么多地方,统治不过来,他的主要目的还是捕获和消灭、兼并扶桑原本的固有政权。
岛上只有一些原始部落,李素毫无兴趣。只是以贸易的方式,用物资引诱当地人来以物易物和提供劳动,帮忙伐木修船,想抢东西的就随手杀了。
休整数日后,淡路岛上的这个据点也不撤了,就留着那两条撞了的船上幸存下来的水手,他们本来就是大汉的海军,直接发给武器在当地驻扎,找当地人自筹粮饷即可。
当地人也有种稻子麦子、大葱韭菜,也捕鱼,大约几千野人,养活两条船的船员没问题。
主力舰队继续东进,两天后,五月二十日,成功在后世的大阪和神户之间登陆。
上岸之前,李素还在揣测,究竟会看到什么样的文明形态。他毕竟是很现实的人,从来不会跟那些宅男一样幻想“卑弥呼是美女”,何况这个时空的卑弥呼都已经被公孙康杀了。
从之前甘宁周瑜搜集到的情报也显示,邪马台的统治仅限于筑紫岛。所以李素很清楚,这个时代的本州岛和筑紫岛是两群不同的国家在统治。
另外,他前世也没怎么看曰本人那些早期瞎扯的历史,记不住那十几代杂七杂八的天皇,
也就不知道按照《曰本记》和《古事记》的说法,公元200~270年间,是什么“神功皇后”统治时期。神功皇后之前,是她丈夫、第十四代仲哀天皇的任期。神功皇后之后,是她的儿子、第十五代应神天皇的任期。
反正这些记载肯定是扯淡的,因为《曰本记》还说神功皇后寿过百岁呢,从寿命看依然是虚构人物,三十岁怀孕后前任天皇死了、她以皇后摄政、儿子生下来就是太子,当了七十年太子熬到母亲百岁死了才亲政——
这种寿命在古代不完全是瞎扯嘛?哪有当七十年太子的?就算母亲能熬,只要是父系社会,那儿子成年了也该立刻亲政不是。神功皇后只是皇后又不是女皇。
李素的人靠岸之前,就沿途逡巡搜索,确认了有人类活动的码头锚地迹象,才靠上去。
虽然当地的码头都很小,还全是夯土和木头质地的,最大只见到过三四丈长的蓑篷船,剩下就全是连篷都没有的。面对数千人的登陆船队,当地统治者根本无法拒敌于海面,比打猎还轻松。
甘宁大大方方把海边的几个渔村和码头占领了,那些破木屋也都分给水兵暂时居住,还拿出一些土著没见过的稀奇玩意儿,采买饮食补给、木料,抓人干活。
不多久,总算有当地的统治者过来跟甘宁贸易交涉。
李素本人只会在幕后观察,懒得处理这种破事儿,何况也不知道当地人有没有会讲汉语的。
但观察的结果,很快刷新了李素的认知。
原来,过来谈判、以物易物贸易的,全部都是女人。
偶尔有男人,也是给掌权的母亲或者姐妹打下手、保护她们的。
公元207年的本州岛,确实已经有比较原始的国家政权了,但居然还是母系社会,连婚姻制度都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