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阴阳法眼
在山海市郊区的一间出租房中,叶寒整个人都傻傻的坐在床上,目瞪口呆的盯着他的前方,那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因为此刻他眼中的世界和以往他所接触到的世界已经不同了,他的那双眼睛竟然可以神奇的穿透墙壁,看到墙壁另一边的景物。
“娘的,透视,竟然是透视,老子竟然可以透视了……”
床上,叶寒的眼中闪烁着猩红色的光芒,双拳紧握,似激动,似不安,也似一种澎湃的野心正在逐渐释放。拥有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叶寒相信,他的命运将由他自己来改写,往后,他再也不是那个让人瞧不起的小打工仔了,在这人海茫茫的山海市他绝对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片刻后,叶寒平复了一下心绪,他低着头摸着他脖子上挂着的一块阴阳玉佩,这块阴阳玉佩叶寒知道,是他寻找自己身世的唯一物件。
不过也正是这块阴阳玉佩让他拥有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昨天叶寒为了姐姐叶轻和几个混子打架,在这过程中,被打得浑身是血的叶寒他身体上的鲜血渗透进入到了阴阳玉佩之中,让他开启了阴阳法眼,左为阴,右为阳,右眼可以透视一切。
“仇老三,你们等着,这仇我一定要报,敢调戏我姐姐,我也一定要让你们付出代价!”叶寒咬牙切齿的说道。
“啊……小寒,你醒了,太好了,都是姐姐不好,如果不是姐姐,你也不用遭受这么大的罪……”
这时,出租房外面,一个靓丽清秀的女子正抬着一碗药走了进来,她看见坐在床上的叶寒,顿时小跑了过来抱住了他,泪眼婆娑。
叶寒拍了拍姐姐叶轻的肩膀,扶着她咧嘴笑道;“姐,你放心吧,我已经没事了。再说了这事情也不怪你,仇老三那几个混蛋敢调戏你,我绝对要让他们付出代价的。”
“小寒,你没事就好了,至于那些社会上的混子你不要再招惹他们了。”叶轻擦了擦眼角的泪珠,对着叶寒道;“来,小寒,先把药喝了,医生说你内出血很严重。”
叶寒接过碗,一口气把药吞了下去,其实他的伤已经全部好了,不过为了让姐姐放心,他还是乖乖的把药给喝了下去。
“小寒,这段时间你就在家养伤,上班就不用去了。”叶轻摸了摸叶寒的头,满脸疼惜,父母临终前让自己好好照顾小弟,但是自己非但没有让他过上好的生活,还让他因为自己被人欺负成这样,想到这里,叶轻的心里就无比自责。
“好的,姐,我就在家待着,你快去上班吧,我没事的。”叶寒对着叶轻笑了笑,不上班也好,他正好可以试一试自己的透视能力,看看能不能寻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出来,如果可以,那么他和姐姐叶轻就不用为生活发愁了,也不会有人再敢欺负他们。
“嗯,那你就在家不要乱跑,晚上我回来给你做饭。”叶轻走出了出租房,为了两人的生活,朝着不远处的工厂上班去了。
在叶轻前脚刚走,叶寒也出门了,获得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叶寒急切的想要去实验一下,这些年和姐姐在外面奔东走西他已经受够了那种被人看不起的眼神,受够了欺凌,金钱,是他现在唯一的欲望。
走在大街上,望着那些络绎不绝的车辆行人,漫步之下的叶寒来到了一处天桥下,瞪眼一看,在天桥下竟然有一处“赌摊”,一群人围在一块吆喝着下注了,叶寒走到外围看了看,这赌摊的主人竟然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女孩,大约十八九岁的样子,模样清秀,嘴上还叼着一根烟,十足的一个女痞子。
“来来来,下注咯,买大买小,买定离手!”女孩手中摇晃着一副骰子,笑眯眯的看着周围的人,骰子和骰盅的撞击声仿佛是吸引了所有人神经,一个个开始争先恐后的开始下注。这时,女孩已经停止摇晃骰子,一把将骰盅按在了地面上。
“我压五百,买大,前面几局连开大,这一把我就不信会是小。”一人脸色挣扎了下,从兜里掏出五张毛爷爷买了大,其余的人见此,也开始跟着买大,有的压一百,有的压两百,也有的压五百,只有少数一些人买了小。
很快...
长居然坐在炕边握住李铭的手:“李营长不用着急,民兵营那边我全权负责,回头县里边还要来一位新同志,你好好养伤!”
“谢谢领导的关心!”握着柔若无骨的小手,李铭打心眼往外的腻味,像是摸着一条蛇,“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回燕京城养伤!”
燕京城?朱丽眼波流转,斜一眼旁边的云梓彤:“没问题!我做主了,现在起就给你放大假,过正月十五再回来都行!”
一个多月的大假?没想到因祸得福了,可是乡村网店咋办?李铭有点犯愁,潘小莹看出他担心什么:“放心吧,乡村网店我负责,再说你也可以遥控指挥呀!”
“嘿!倒也是哈!”其实李铭同志想燕京城的卢春慧了,“那就感谢镇领导的关心爱护,市里边有人送货,秋分村有郎家帮忙收货,应付头年应该问题不大。”
如果不是潘小莹主动要管理乡村网店,朱丽真想趁机拿下网店的管理权,可是眼前的潘小莹可不是一般人,她老爸比自己的老徐地位还要高呢!
要走不急,按照秋分村的规矩,大难不死要吃喜的,粗粮馆位于松江大街东段,据说粗粮馆大师傅不是科班出身,原来不过在乡下给人帮落头忙的,也就是农村红白喜事掌勺的。
手艺是祖辈传下来的,十里八乡很有名气,请他掌勺都要排班。粗粮馆老板一次应邀去农村吃席,惊艳于菜肴的美味和别致,慧眼识珠花大价钱请来,开了这么个饭店。
还别说城里人吃腻了什么鲁菜粤菜湘菜火锅,对这种地道的乡村风味很好奇,总是去乡下吃农家饭庄也不方便,再说那种地方卫不卫生还两说。
粗粮馆环境清新别致,门脸没有其他饭店的灯火辉煌,门柱是两根三米高,直径四十厘米的桦木。
灰白的树皮间或几块褐色老斑,最高处指出两根树枝,上面挑着大大的红灯笼,红绸面料的灯笼外面缝着明黄色的玉米图案。
门楼由几块白茬桦木板搭就,桦木板上面扔着几串干红辣椒,双扇大门也是没上漆的白茬桦木打的,两边窗扇同样如此。
更特别的是包房门窗都没有玻璃,取而代之的糊上一层白纱布,窗是老式农村那种上下两节的,上扇夏天可以用木棍支起通风。
两侧窗前分别挂着玉米、高粱、谷子、水稻、麦子充作五谷,间或还有地瓜干、大葱、蒜辫点缀其中,还别说真就在这烦扰的城市营造出了乡村的味道。
进了门是长长的过道,两侧一个个隔间,隔间没有装门挂着大半截棉布门帘,每个门帘下面拴着五个铜铃,别看铜铃不起眼,据说是饭店老板特意到南方仿古样制做的。
一进隔间地面只有六七十厘米宽,往里是一铺铺或大或小的火炕,炕面铺着多年不见的高粱杆外皮编的炕席,席上一张或几张炕桌。
角落里摆放几个坐垫,估计是为不会盘腿的顾客准备的,最小的隔间小炕小桌仅容三五人就坐,最大隔间一铺大炕四张大桌,可以轻轻松松坐下三十二人。
隔间和过道墙面上贴着老式年画,据说是正牌杨柳青木版年画,画面没有惯见的美女明星,有麻姑祝寿图、五福临门、鲤鱼跃龙门、三星高照、八仙过海等等传统图画。
听说自打饭店开业粗粮馆门庭若市,吃饭要预定才行,否则饭点肯定没有空位。潘小莹定的最大包间,如果人多还可以挤进十个八个的,估计也该够用了。
按照云梓彤的说法,反正李铭不差钱,这家伙估计是要偷艺才在这里安排酒席。按照李铭的想法根本不想什么压惊宴,偏偏有人一个劲张罗云梓彤也撺掇。
李主任在富裕县的人际网络很简单,除了秋分村一帮人就是团市委那几位,至于说镇上的领导,还真不好意思去请人家。
大家炕上团团落座一起鼓掌,为李铭的智勇双全喝彩,同时为他的幸运高兴。这边刚刚入座,服务员又领进来七八人,打头的竟然是便装的交警支队机动巡逻大队副大队长肖守义。
一进门就肖副大队埋怨开了:“李铭你不讲究哇,吃喜这么大事咋不告诉我们呢!怕我吃你喝你的呀。”
“哎呦,肖大队长!”李铭赶紧要挣扎下地,“瞧您说的,我这不怕您贵人事忙吗,哪敢劳驾您呢。”
肖副大队抢上几步,按住李铭让他坐好,确切的说是靠墙躺好:“你还伤着呢可别折腾了,啥贵人不贵人的,说起来我们哥几个这次立功受奖升职,都是借了兄弟你的光,这要是不来谢谢也太不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