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阴阳法眼
在山海市郊区的一间出租房中,叶寒整个人都傻傻的坐在床上,目瞪口呆的盯着他的前方,那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因为此刻他眼中的世界和以往他所接触到的世界已经不同了,他的那双眼睛竟然可以神奇的穿透墙壁,看到墙壁另一边的景物。
“娘的,透视,竟然是透视,老子竟然可以透视了……”
床上,叶寒的眼中闪烁着猩红色的光芒,双拳紧握,似激动,似不安,也似一种澎湃的野心正在逐渐释放。拥有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叶寒相信,他的命运将由他自己来改写,往后,他再也不是那个让人瞧不起的小打工仔了,在这人海茫茫的山海市他绝对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片刻后,叶寒平复了一下心绪,他低着头摸着他脖子上挂着的一块阴阳玉佩,这块阴阳玉佩叶寒知道,是他寻找自己身世的唯一物件。
不过也正是这块阴阳玉佩让他拥有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昨天叶寒为了姐姐叶轻和几个混子打架,在这过程中,被打得浑身是血的叶寒他身体上的鲜血渗透进入到了阴阳玉佩之中,让他开启了阴阳法眼,左为阴,右为阳,右眼可以透视一切。
“仇老三,你们等着,这仇我一定要报,敢调戏我姐姐,我也一定要让你们付出代价!”叶寒咬牙切齿的说道。
“啊……小寒,你醒了,太好了,都是姐姐不好,如果不是姐姐,你也不用遭受这么大的罪……”
这时,出租房外面,一个靓丽清秀的女子正抬着一碗药走了进来,她看见坐在床上的叶寒,顿时小跑了过来抱住了他,泪眼婆娑。
叶寒拍了拍姐姐叶轻的肩膀,扶着她咧嘴笑道;“姐,你放心吧,我已经没事了。再说了这事情也不怪你,仇老三那几个混蛋敢调戏你,我绝对要让他们付出代价的。”
“小寒,你没事就好了,至于那些社会上的混子你不要再招惹他们了。”叶轻擦了擦眼角的泪珠,对着叶寒道;“来,小寒,先把药喝了,医生说你内出血很严重。”
叶寒接过碗,一口气把药吞了下去,其实他的伤已经全部好了,不过为了让姐姐放心,他还是乖乖的把药给喝了下去。
“小寒,这段时间你就在家养伤,上班就不用去了。”叶轻摸了摸叶寒的头,满脸疼惜,父母临终前让自己好好照顾小弟,但是自己非但没有让他过上好的生活,还让他因为自己被人欺负成这样,想到这里,叶轻的心里就无比自责。
“好的,姐,我就在家待着,你快去上班吧,我没事的。”叶寒对着叶轻笑了笑,不上班也好,他正好可以试一试自己的透视能力,看看能不能寻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出来,如果可以,那么他和姐姐叶轻就不用为生活发愁了,也不会有人再敢欺负他们。
“嗯,那你就在家不要乱跑,晚上我回来给你做饭。”叶轻走出了出租房,为了两人的生活,朝着不远处的工厂上班去了。
在叶轻前脚刚走,叶寒也出门了,获得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叶寒急切的想要去实验一下,这些年和姐姐在外面奔东走西他已经受够了那种被人看不起的眼神,受够了欺凌,金钱,是他现在唯一的欲望。
走在大街上,望着那些络绎不绝的车辆行人,漫步之下的叶寒来到了一处天桥下,瞪眼一看,在天桥下竟然有一处“赌摊”,一群人围在一块吆喝着下注了,叶寒走到外围看了看,这赌摊的主人竟然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女孩,大约十八九岁的样子,模样清秀,嘴上还叼着一根烟,十足的一个女痞子。
“来来来,下注咯,买大买小,买定离手!”女孩手中摇晃着一副骰子,笑眯眯的看着周围的人,骰子和骰盅的撞击声仿佛是吸引了所有人神经,一个个开始争先恐后的开始下注。这时,女孩已经停止摇晃骰子,一把将骰盅按在了地面上。
“我压五百,买大,前面几局连开大,这一把我就不信会是小。”一人脸色挣扎了下,从兜里掏出五张毛爷爷买了大,其余的人见此,也开始跟着买大,有的压一百,有的压两百,也有的压五百,只有少数一些人买了小。
很快...
有比较现代的无调性感。事实上,它已经预示了杨景行音乐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让无数人同意他天才的原因之一,或许就是这种复杂动听的音乐,出现得如此之早,又如此密集吧。
两个显然更加体现构思用心的主题,在第一部分前两分钟里,表现着各自的性格,远远近近,强强弱弱,各自突出,互相对比;随后是三分钟的互相模仿,仿佛在彼此学习,渐渐接近,彼此融入,形成无法永远分离的趋向;最后三分钟就是让人最心动的卡农了,如果前面都不能打动你,当你听到这里,你必然会为之沉醉。第二部分,依然相伴相随,却似乎在彼此主题中找到了自己,即使是用忧郁和分别作为代价,但这一切并没有让人觉得绝望,而是顺着音符流入结尾。钢琴在中声部愉快婉转,小号则显得昂扬清新,再也不像之前两个声部那样让人知道有所分别,音乐汇融犹如一体,音程和弦对位,都在强调,只是之前是强调彼此,现在是强调唯一。
我听过这首曲子很多遍,因为站在新郎边上的人,往往有我一个,但没有一次会让我有这样的感动。
音乐被一遍遍地放,特别是那种糟糕的音响,不是过大,就是过小的音量,还有乱糟糟的会场和乱糟糟的心情,再好的音乐也像是白噪音一样,听见和没听见一样。但那仍是好音乐,只因为在静下来的一刻,我们仍然会渴望再次听到。经典的力量,永远来自于重新打开的那一刻。
这是一首双人合作的曲子,我很遗憾没有听过原作者的演奏,但杨告诉过我,这首曲子,他现在仍会吹奏,小号永远是他身边伴随的乐器。
杨的屋子里有一架白色的钢琴,金色的小号就立在那里,还有一幅照片摆在小号边,我曾打算去看看,不过没有得到更准确的允许,我只好放弃。因为我不能因为这样一件事,导致好不容易形成的关系,彻底破裂。但我可以很有把握地推测,那副照片是一个美丽的少女,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可以解释,这首曲子的名字《风雨同路》。
《霞光》、《豆蔻》和之后的那些口水歌,我听过,但我没有刻在这张碟片上。我不是说,我对杨的歌曲创作有所惋惜,恰恰相反,看到这些歌曲被创作出来,能让我更容易理解,杨对于音乐的看法,以及杨在中国音乐史上所起到的作用,而这对于世界音乐的发展,或许也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事实上,仅仅在去年一年,学术界就发表了190篇与杨景行流行歌曲创作有关的论文,其中苏红虎的论文值得重视。我这里不再赘述。
碟片里真正放出的是一首叫作“水从指间流过”的歌,它从未被正式发行过,我听冉蕾女士说过,这首歌曾经录过一个版本,但只有很少的友人有,她保留的那一张,被很好地收藏着。
“听说这首歌,是杨景行专门为你创作的。”“是,”冉蕾女士很温和,我很难想象她曾经唱过摇滚类的歌曲,“那是我遇到的第一首为我创作的歌曲,我无法用语言告诉你,我心里曾经有的感谢和快活。”
我能明白,即使在今天,那间小小的酒吧里,仍然能听到付飞蓉——中国歌坛的歌后——在这里唱起这首歌。每次遇见这种场合的老客人都会黯然神伤,那曾是他们和付飞蓉共同的青春,不知名的年轻歌手第一次登台,喜爱音乐的客人给出真诚的掌声。两部轮唱的歌曲其实不多,即使现在也很少遇到佳作,我不知道之后能不能出现超越这首歌的轮唱作品,但能够复制这对青春、对爱情、对时间的真挚感情,却是永无可能了。
《绽放》和《宁静》都是一种平静简单的音乐,它们甜蜜,它们单纯,虽然是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情感,但我总爱把它们放在一起,首尾相连。我之前总以为,这只是我个人的喜好,但有一天,我的编辑忽然老泪纵横,拿着空空的酒杯,向我比划半天,然后打开他的音响。就在那个夜晚,我们编辑部的这些老男人,反反复复听了无数遍《绽放》和《宁静》。
“去他的狗屁杂志,去他的截稿,我要踢boss的屁股,告诉他:这他妈的才是青春,才是狗@娘养的爱情!”
抱歉,我必须原声照录,因为有些事情无法删改,每一个字都是它的整体,而整体是无法删节的。
我得喝杯不加糖的苦咖啡,提提神,我知道下面的曲子,需要人去投入。我真不想承认,每次听到它,总会让人无法自己。一首曲子的成功有很多种,但最简单的评价,可能就是:我哭了。
对,你听到的没错,我,一个经历了那么多是是非非风风雨雨,浑身上下都是铁板厚的伤疤,这样的老男人,竟然还会哭?可笑!虽然没有泪,但我知道,那不过是我多年来锻炼出来的掩饰,事实上,我就是在流泪。所以,我要休息一下,喝杯咖啡,然后使劲地拉伸胳膊,深呼吸几下,然后再去慢慢按下那个播放键。
分析《就是我们》的文章多的不知有多少,每种乐器,每个演奏者,每个段落,每个音符,我很怀疑接下去还能研究什么,演奏者的白裙子?
所以,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厌烦那些喋喋不休的评论和导读,那就把它们扔到一边吧,如果你家楼下还有个正好大小的垃圾桶,你还可以推开窗子,喊一声“不要打到”,然后就让这些专家、非专家跟着他们的长评,一起插上力气的翅膀吧。
“去听。”
我现在越来越喜欢这句话了。
对于它的评价,需要你自己动用你自己的全部感官:眼睛,睁大;耳朵,竖起;嘴巴,闭紧;心脏,跟随……
你听到了什么,那就是什么。如果没有听到,那么再次继续。
我不是说听音乐很容易,事实上,我上了十年的音乐课,又跑音乐这条线的新闻,已经二十多年了,我听到的最诚实一句话,就是:听音乐不容易,如果是古典音乐,那更难。
所有告诉你很简单的老师,都只有两个目的:让你放轻松,让你放轻松。
对,音乐是在时间中流动延续的艺术,它不像绘画,你可以一目了然,即使看不清所有细节,却可以先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古典音乐从不会如此,它需要你调动起所有的注意力,保持最少半小时的投入,也可能更多。你面对的很可能不是被文学所翻译的音乐,它们有标题,也可能没有标题,但你都要持续去听。这才是音乐,才是你欣赏音乐的真实状态。
《就是我们》也是这样。它涉及到的乐器种类众多,事实上这是杨为真实存在的乐队写的乐曲。这支乐队叫作“306”,一共11件乐器,笛子、古筝、胡琴、扬琴、琵琶、笛子、双排键、架子鼓、二胡、电吉他和三弦,而这支乐队当时共有12人,现在都已成为大家熟悉的音乐演奏者,但当时她们还默默无闻,只在浦海音乐学院里拥有一定名气,但当时就有人怀疑她们的专业能力是不是与这名气相符。我采访过的那些学生,都表示当时最关注的还是女孩子的魅力。这里面还有两个女孩子的前男友,虽然只有一人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但也要求隐去真实名字。他对我说,当时他和其他男生一样,虽然也因为一首“魂斗罗”改编曲熟悉并喜爱上了“306”,但他也觉得这种喜爱,更多与青春相关。
“你的意思是,一种男性对女性的喜欢。”
他有些不好意思,并在此叮嘱我不要写出他的名字。
而按照我对当时学生就业形势和对“306”12个女孩子的就业方向调查来看,我不怀疑,如果没有这首《就是我们》,她们将会和其他学生社团一样,只是学校里一个将会被遗忘的传说。我年轻时也有过一个小小的乐队,还参加过合唱队和南美音乐爱好者组织,但它们的结局无一例外,除了极个别人还会和音乐沾边,比如我这个音乐杂志记者,其他都选择了更为成功的方向。
“我想,不管做怎样的假设,我仍会喜爱笛子。”柴丽甜对此表示不同看法。当然,她有这样的底气,作为中国最有名也最被认可的笛子演奏家,她不仅作为“306”团队成员为人所知。在浦海音乐学院,已经开设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成为中国笛子教育的重要基地。
“但我认为,杨景行的意义,再怎么往高估计,也不会有误的。”她的补充证明了很多人的看法。但她还补充:“这不仅仅是音乐作品方面。”
杨在旁边对此表示一本正经的微笑。
我敏锐地察觉到他的情绪,似乎是一种回忆,又似乎是一种期望。也许这件作品和这个乐队,都对他有极为特殊的意义吧。
既然他对此也保持沉默,我们也只能在音乐中找寻最真实的答案。
播放键被按下。
音乐响起,是那个呈示部,无论听多少次,我都会和第一次一样,很快沉浸其中。
(太强大了,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