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
返程的车上,倪老依旧在感慨着。
“秦总,您这真是大手笔啊,要投入几个亿,眉头都不眨一下,如果换做其他的部门,根本就做不到这么高的效率啊。”
“倪老,您也说了,芯片产业里面有个摩尔定律,十八个月就是一代,如果我们磨蹭的话,那引进了就处于落伍的边缘了,所以,我们要么不干,要干就必须要迅速果断。”秦涛开口说道。
“是啊,咱们的908工程,才刚刚完成审批,还没有建厂,就算是建设起来了,肯定也是落后的。”倪老提起这个项目来,脸上满满的都是惋惜。
繁冗的手续和流程,让这个原本还是先进的计划,建成就处于落后别人四五代的尴尬局面啊。
到时候,国家看到了失败,还能继续在这方面投入资金吗?
“秦总,我带队搞芯片设计没问题,但是如果说建设芯片厂,恐怕我没有这个能力,毕竟,我也没有接触过西方先进的技术。”倪老又担心起来。
“倪老,您这是同意离开L想,加入我们明州集团了?”秦涛笑呵呵地问道。
“秦总,您肯出几亿来发展我们的芯片产业,我还有什么说的,这个项目,我是一定要搞的,而且搞成了之后,还能利用咱们的生产线来生产,0.35微米的工艺,这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
和后世一样,很多公司可以设计芯片,比如最著名的华为,但是,他们没有芯片的生产能力,所以,设计出来之后,要交给专门的代工厂。
而现在还没有那种代工厂,芯片公司都是自己走完整个流程的,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所以,秦涛说要邀请倪老来研发先进的处理器,倪老是有些担心的,但是现在,看着秦涛和三行电子达成了合作意向,这还有什么犹豫担心的?
设计出来之后,交给明州集团下属的电子厂生产就可以了!
而且,还是最先进的工艺!
秦涛笑了笑:“0.35微米根本就不算什么,以后用不了多久,就会过渡到0.18微米了,咱们在建厂之后,要抓住这来之不易的宝贵机会,尽快过渡到0.18微米的工艺上。”
什么?
倪老又惊呆了,秦总的野心这么大?
“来之不易的宝贵机会?”
秦涛点头:“是的,趁着巴统已经解散,新的组织还没有建立,这个空窗期,咱们赶紧把电子工业发展起来。”
虽然秦涛对电子工业不是很熟悉,但是基本常识还是知道的。
在冷战时期,西方有一个最著名的巴统组织,用来限制向某些国家出口高技术,随着红色帝国的崩塌,巴统组织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了,所以,在94年的时候,这个组织正式宣告解散。
也就是因为这个组织没有了,所以,国内才会在95年的时候,决定实施909工程,大力发展电子技术。
人家西方为啥会高福利?工人可以有那么高的待遇?就是因为人家占据的是产业链的顶端,人家只要稍稍活动一下,就能获得大笔的利润。
他们的高福利,当然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一群拧螺丝的低端产业链的基础上的。
想要让自己的祖国发展起来,想要让自己国家的工人也能享受高福利,那就得站在产业链的顶端!
在造船领域里,在秦涛的不懈努力下,已经做到了。
最高端的天然气船,明州集团掌握了核心技术,以后就不必把宝贵的利润都交给专利公司,自己只赚辛苦费了。
而在电子领域里,还只是一个开始。
秦涛的出发点很简单,为了国防事业,必须要拥有先进的电子能力,利用国防事业,维持起来芯片的设计和研发团队,等到以后芯片的性能提升上来,可以和国际一流产品抗衡的时候,再进入民用市场。
这条路很难走,明州集团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秦涛不在乎,他能赚钱,同时也能花钱,当人的财富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那就是一个新的开始了。
有人会以赚钱为乐趣,不停地赚钱,赚钱,但是,这些钱怎么花出去,却没有想过,这样的人生必然是失败的。
只有把钱花出去,而且,还要花到该花的地方上,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此时,秦涛的话让倪老也有了一丝紧张。
“新的组织要建立?”
“对啊,你想想,饭就那么多,咱们要崛起,要和别人抢饭吃,别人会眼睁睁地看着吗?那些吃肉的人肯定会团结起来,堵死咱们吃肉的路啊。”秦涛说道:“咱们只能找机会,一旦有了缺口,就赶紧挤上去吃一口。”
“秦总,回到刚刚的话题,要建立最先进的八英寸晶圆厂,还要搞0.35微米的工艺,咱们国内根本就没有相关人才,那些南泡菜国人,不一定会实心实意地对咱们,就算是提供了设备,工厂建立起来,咱们也不一定能把生产线开动起来。”
秦涛笑了笑:“这是肯定的,所以,咱们肯定需要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
“秦总已经有了人选?”
“没错,倪老,想不想跟我去一次德州?”
这个德州,当然不是卖扒鸡的那个德州,而是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在这里,有一个著名的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
这个公司,很多外行的人没听过,但是实际上,在很长的时间里,它都是仅次于英特尔和三行电子的全世界,什么汉卡很容易了,很多人都发明了之类的,这些文章刻意漏掉了时间,85年,L想汉卡就出来了,那些88年,甚至是90年才出来的,也好意思说是自己发明的?)
倪老的脸上带着笑容:“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对了,介绍一下,这位是明州集团的秦总,他来德州仪器考察,想要从这里引进先进的电子技术,建立电子工厂。”
明州集团,秦总?
张汝金在脑子里思考了很久,也没有想起在这个明州集团有什么电子技术,好像就不是这个行业里面的吧?
“请问,秦总你们生产什么电子产品?”
“张先生,您果然够直接,没有说久仰大名。”秦涛笑着说道:“我们是造船的,现在集团多元化经营,想要打造成为现代集团,三行集团那样的多行业,多领域的大型综合化集团。”
造船的!
张汝金看向秦涛的目光,有些复杂。
“秦总,这个行业和造船不同,属于高科技,如果要是没有经验,很容易投入巨资之后,血本无归。”
“是啊,我们知道是高科技,所以我们才会向这个领域出发,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集团发展壮大,成为我们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在造船领域里,已经是最强的了,得有新的挑战才行。”
“你们是最强的?”
张汝金有些不可思议,这不是吹牛吗?
“是啊,军舰方面,我们能造航母,民船方面,我们能造天然气船,什么难我们就造什么。以后,我们涉足半导体行业,也要成为这个领域里最强的。”
航母,天然气船,都能造?
要成为半导体行业领域里的最强?
张汝金惊讶地睁大眼睛,看着秦涛。
“走吧,我们先去看看贵方的生产线,对了,附近有没有不错的中餐馆?我可吃不惯西餐。”
“当然有,等到考察完毕,我带你们去。”
之后,秦涛和倪老都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对这里的一切都感觉到新鲜和好奇,很多设备就连倪老都没有见过,当他看到一名技术人员捧起12英寸的硅片的时候,更是被它的尺寸震惊到了。
一天的考察就这样结束了。
当天晚上,小熊川菜馆。
“这家餐厅非常出名,以前的时候还上过华尔街日报,虽然很多菜肴已经入乡随俗了,但是,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的味道还是比较正宗的。”
张汝金笑呵呵地指着桌子上的菜介绍着。
“这里的菜不管再好,也始终不是家乡的,张先生,您想每天都能吃到纯正的中国菜吗?”秦涛问道。
张汝金的手停住了。
秦涛这句话,显然是别有用意的。
“张先生,我这里有一封信,很抱歉,在这里递给您,可能会影响你吃饭的情绪。”
“谁写的信?”张汝金的呼吸急促起来。
“祖国的半导体之母。”
张汝金郑重地接过来信件,从前到后,仔细地阅读起来。
等到看完了一遍,他又重新回头去看第二遍,一直看到第三遍,然后才放下。
“秦总,国内的半导体产业,的确是相当落后的,就算是您肯投资,还会有很多问题等着,尤其是人才的问题。”
“人才的问题,都寄托在张先生的身上了。”秦涛说道:“您在华人的圈子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所以,我们希望您能号召一批华人专家回国,共同发展我们祖国的半导体事业。”
“目前,我们正在和三行电子谈判,计划引进八英寸的晶圆生产线和0.35微米的生产工艺,生产64兆内存,这只是我们事业的一个开始。等到以后,我们这个分公司将会成为重要的代工厂,为全世界的芯片设计公司生产芯片。”秦涛说道:“今天,我和您说,我们要成为这个领域里最强的,并不是在说谎,您的技术,我们的财力,都足以支撑我们进行这个项目。而且,这个公司的名字,我也已经想好了,就叫做中芯国际。”
中国的芯片,走国际化的路线,中芯国际四个字,意味深长。
张汝金听到这个名字,心念一动,但是,他还是不能立刻就点头。
“想要与世界接轨,成为这个领域里最强的,那是不可能的,等到公司强大起来之后,就会面临科技巨头的围堵。”
在这个方面,张汝金还是非常清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