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阴阳法眼
在山海市郊区的一间出租房中,叶寒整个人都傻傻的坐在床上,目瞪口呆的盯着他的前方,那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因为此刻他眼中的世界和以往他所接触到的世界已经不同了,他的那双眼睛竟然可以神奇的穿透墙壁,看到墙壁另一边的景物。
“娘的,透视,竟然是透视,老子竟然可以透视了……”
床上,叶寒的眼中闪烁着猩红色的光芒,双拳紧握,似激动,似不安,也似一种澎湃的野心正在逐渐释放。拥有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叶寒相信,他的命运将由他自己来改写,往后,他再也不是那个让人瞧不起的小打工仔了,在这人海茫茫的山海市他绝对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片刻后,叶寒平复了一下心绪,他低着头摸着他脖子上挂着的一块阴阳玉佩,这块阴阳玉佩叶寒知道,是他寻找自己身世的唯一物件。
不过也正是这块阴阳玉佩让他拥有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昨天叶寒为了姐姐叶轻和几个混子打架,在这过程中,被打得浑身是血的叶寒他身体上的鲜血渗透进入到了阴阳玉佩之中,让他开启了阴阳法眼,左为阴,右为阳,右眼可以透视一切。
“仇老三,你们等着,这仇我一定要报,敢调戏我姐姐,我也一定要让你们付出代价!”叶寒咬牙切齿的说道。
“啊……小寒,你醒了,太好了,都是姐姐不好,如果不是姐姐,你也不用遭受这么大的罪……”
这时,出租房外面,一个靓丽清秀的女子正抬着一碗药走了进来,她看见坐在床上的叶寒,顿时小跑了过来抱住了他,泪眼婆娑。
叶寒拍了拍姐姐叶轻的肩膀,扶着她咧嘴笑道;“姐,你放心吧,我已经没事了。再说了这事情也不怪你,仇老三那几个混蛋敢调戏你,我绝对要让他们付出代价的。”
“小寒,你没事就好了,至于那些社会上的混子你不要再招惹他们了。”叶轻擦了擦眼角的泪珠,对着叶寒道;“来,小寒,先把药喝了,医生说你内出血很严重。”
叶寒接过碗,一口气把药吞了下去,其实他的伤已经全部好了,不过为了让姐姐放心,他还是乖乖的把药给喝了下去。
“小寒,这段时间你就在家养伤,上班就不用去了。”叶轻摸了摸叶寒的头,满脸疼惜,父母临终前让自己好好照顾小弟,但是自己非但没有让他过上好的生活,还让他因为自己被人欺负成这样,想到这里,叶轻的心里就无比自责。
“好的,姐,我就在家待着,你快去上班吧,我没事的。”叶寒对着叶轻笑了笑,不上班也好,他正好可以试一试自己的透视能力,看看能不能寻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出来,如果可以,那么他和姐姐叶轻就不用为生活发愁了,也不会有人再敢欺负他们。
“嗯,那你就在家不要乱跑,晚上我回来给你做饭。”叶轻走出了出租房,为了两人的生活,朝着不远处的工厂上班去了。
在叶轻前脚刚走,叶寒也出门了,获得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叶寒急切的想要去实验一下,这些年和姐姐在外面奔东走西他已经受够了那种被人看不起的眼神,受够了欺凌,金钱,是他现在唯一的欲望。
走在大街上,望着那些络绎不绝的车辆行人,漫步之下的叶寒来到了一处天桥下,瞪眼一看,在天桥下竟然有一处“赌摊”,一群人围在一块吆喝着下注了,叶寒走到外围看了看,这赌摊的主人竟然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女孩,大约十八九岁的样子,模样清秀,嘴上还叼着一根烟,十足的一个女痞子。
“来来来,下注咯,买大买小,买定离手!”女孩手中摇晃着一副骰子,笑眯眯的看着周围的人,骰子和骰盅的撞击声仿佛是吸引了所有人神经,一个个开始争先恐后的开始下注。这时,女孩已经停止摇晃骰子,一把将骰盅按在了地面上。
“我压五百,买大,前面几局连开大,这一把我就不信会是小。”一人脸色挣扎了下,从兜里掏出五张毛爷爷买了大,其余的人见此,也开始跟着买大,有的压一百,有的压两百,也有的压五百,只有少数一些人买了小。
很快...
sp;童嬷嬷抓了一把钱塞给小丫鬟,问她,“太太提没提是什么事?谁叫你来的?”
小丫头摇摇头,“不知道是什么事,是韦嬷嬷叫我来的,只说太太有事问你。”
童嬷嬷猜测会不会是诗会的事,又觉得太太不会为了这事和她商量,先打发了那小丫头,“你去门口等着我,我跟我们姑娘说一声。”
曼春很干脆,“筵无好筵,你就说我不让你去,等下午老爷回来再说。”
韦嬷嬷听了小丫头的禀报,骂道,“没用的东西!再去叫,她敢不来!”
小丫头再去,就守在二姑娘院子门口不走了,央求童嬷嬷,“您老还是去一趟吧,要不然韦嬷嬷可饶不了我。”
童嬷嬷哄她道,“我们这儿有好点心,你坐下吃着,你也看到了,二姑娘不许我这会儿过去,我也没法子,都是主子。”
小五赶紧端了盘果子出来,拉着小丫鬟站在廊下说话。
唐曼宁说是要去花园子里走走,走着走着,道了一声“我帕子没拿出来,石榴姐姐帮我取来吧”,把石榴给支走了,脚步一转就进了妹妹的院子。
她看到廊下站着个太太院子里的小丫鬟,还觉得挺稀奇,问她,“你怎么在这儿?”
小丫头就跟见着救星似的,“韦嬷嬷说太太有事要问童嬷嬷,叫她去,可童嬷嬷说二姑娘给她安排了活儿,抽不开身,韦嬷嬷就让我再来叫她。”
“哦,知道了,”唐曼宁点点头,抬脚往屋里走。
那小丫头一愣,赶紧喊了一声“姑娘!”
唐曼宁回头看看她,皱了皱眉,“童嬷嬷这边确实有事,你回去跟太太说一声,就说我说的,让童嬷嬷下午再去。”
童嬷嬷从屋里迎出来,感激地笑笑,“大姑娘来了,快里面请。我们姑娘刚洗了头,不敢出来吹风,未曾迎接,您别介意。”
唐曼宁笑道,“嬷嬷客气了。”
见着曼春,她笑道,“我是来谢你送的帕子的,正好我这里也有个好东西,拿来给你瞧瞧。”
吃了中午饭,王氏小憩片刻,就打发人去叫童嬷嬷,童嬷嬷不好再拖延,只得去了。
正院里安静得很,上房门口站着两个丫鬟,一见她来,就有一个转身进去禀报。
童氏被太太叫来,不知太太要做什么,忐忑得很。
王氏坐在榻上,手里端着茶盏,轻轻撇去茶沫,却不理会童嬷嬷,只叫韦嬷嬷与她说话。
韦嬷嬷冷笑一声,“童氏你好大的面子,太太叫你也叫不动了。”
童嬷嬷跪在地上,怕说错了话叫人拿住话头,除了请罪便不敢多说。
韦嬷嬷见她这般,索性直截了当的问她,“童氏,有人禀报太太,说当初小王姨娘在船行有三万两银股,如今在你手里,有没有这回事?”
童氏一愣,小王姨娘嫁资丰厚没错,但她当初并非小王姨娘的心腹之人,只是个看库房的,管的不过是库房的那点子东西,哪里知道这等紧要事?何况这话是太太问的,不要说她确实没听说过,便是知道的,也只能当不知道,便赶紧道,“这事儿是谁说的?真是冤枉,奴婢原只是个看库房的,等闲也见不着姨娘,什么三万两四万两,根本听都没听说过,太太明鉴!”
韦嬷嬷瞧见太太给她使的眼色,一巴掌就打了上去,“好刁滑!她把女儿都托付给你了,你能不知道?”
童嬷嬷让这一巴掌打得晕了,重新跪直了只管摇头说不知。
韦嬷嬷就叫人按住了她,把她扇得两颊红肿,嘴都破了。
唐曼宁急匆匆赶来,见此情形,连忙喝道,“什么大不了的事至于这样?快住手。”
王氏瞥了她一眼,唐曼宁顿了一下,劝道,“到底是什么事值得这样?上午是我让她照顾妹妹不用过来的,您叫人打她,不是打我的脸么?”
王氏面色冷厉,也不理会唐曼宁,盯着地上的童嬷嬷,“把你知道的说出来。”
童嬷嬷囫囵道,“真的不知,我只管给姨娘看库房,不是近身伺候的,库房里都是些用不着的尺头摆件,半两银子也没见过。”
唐曼宁震惊地望着母亲。
见实在问不出来,也不好把童氏打坏了,王氏只得罢休,警告她不许乱说,否则就把她远远的卖了,然后就赶了童嬷嬷出来。
唐曼宁急匆匆想要追出来,却在门口被王氏叫住,“回你自己的屋子,不许乱跑!”
王氏在这里叹息事情难办,韦嬷嬷突然灵机一动,“太太,我倒有个想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不如叫二姑娘写信直接跟青州那边要银子?二姑娘将来就是嫁出去了,也得有娘家为她撑腰,青州王家能给她什么?只要把道理说明白了,二姑娘又不是傻的,总要有所取舍。”
王氏怀疑道,“不能吧?”她们已经把二姑娘得罪个彻底,二姑娘又凭什么要听她们的话?
韦嬷嬷道,“这世上真傻子和真聪明人都是少数,二姑娘这样不憨不精的才好对付。”
王氏想了想,觉得倒也在理,“要是钱到了手,我先谢过嬷嬷。”
韦嬷嬷赶紧推辞,“为太太分忧是老奴应该的,只要太太能心想事成,老奴还有什么求的?”
王氏埋怨道,“泉州这个地方虽然富庶,却实在住着不舒服,还是京城好,老爷要是听我的话,早就调回去了。”
又埋怨起娘家大嫂,“都是那个搅事儿的!这些年闹得我和兄长的情分也淡了,母亲也真是的,就惯着她吧!”
韦嬷嬷赶紧劝她,“老太太也是没法子,她最疼的还不是您?”
王氏听了,半晌没说话,过了好久,突然掉下泪来,“就冲他们给我养了棠哥儿,这银子出就出吧。”
韦嬷嬷又是一番好劝。
原来王氏还有一子,从出生起就大病小灾不断,养到三岁时险些就夭折了,王氏的母亲王二夫人花了大价钱请了有名的道士给外孙看了个破解的法儿,那道士说若想这孩子平平安安长大,就不能养在自己家,需得寻一福泽深厚、父母子女儿孙俱全的人家,充作儿子养到七周岁,身子渐渐康健,才能接回来,若不如此,恐怕于寿命有碍。
王氏的母亲最是信服那道士,又心疼女儿,舍不得把外孙送到外头人家里受罪,自己家里公婆儿孙俱全,就干脆将外孙养在膝下。
为了这个,王氏的几个嫂子对王氏也颇有些闲话,王氏也因此而觉得很是亏欠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