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仲永那样的例子本来不算什么,从古自今多的是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后却没什么建树的例子,根本不值一提,可自从有那篇文章问世,仲永以及仲永的父亲可谓是“名传千古”“流芳百世”了,不光他们父子俩,就是他们的子子孙孙估计也在承受着本不应存在的压力。
而徐景行这个不到二十五岁的“第一书家”,所要面对的质疑和嘲讽,一定会超过仲永千百倍,说不定若干年后,他的名字会成为书法史上的一个丑闻,顺带着杨寿云和顾家以及徐家都会被“历史铭记”。
没办法,这是一个人人都盼望创造奇迹却又完全不相信奇迹存在的社会,在绝大部分的行业中年轻就是原罪,年轻还顶着“第一”名头,更是罪无可赦。这样的例子虽然不多,但基本上没什么好下场。
所以俞一楠才有那么一问。
杨寿云也反应过来了,悚然一惊:“老嫂子,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只是景行这书法造诣,真的使我望尘莫及。”
顾安仁皱着眉头问:“你确定?我怎么看着没比你强到什么地方?”
杨寿云苦笑道:“你虽然也能写写画画,但水平也就是个业余爱好者的水平,勉强能摸到专业的边儿,眼力有限,也只能看看结构、点画这些明面上的东西,却看不到意境的存在。”
“意境?真有这东西?”顾安仁眉头皱的更紧。
“存在,当然存在,这东西对普通人而言是看不见摸不着得存在,可到了我们这种境界,意境就是可见可闻可以触及的真实存在,不光书法,绘画、雕刻、建筑等等许多行业内都存在这种说法,只是我一直以为现如今的社会里已经没有人能达到这种境界,没想到……”
顾安仁追问:“能详细讲讲吗?”
杨寿云看了看徐景行,想了想道:“书法的意境不太好理解,咱们用绘画来讲吧,咱们说道传统绘画的时候,意境这个词用的比较频繁,但很多时候意境这个词就成了某些人的遮羞布,明明连技术水平都没到达到及格水准呢就敢大言不惭的提什么意境,还说别人都不懂他的画,实际上就是水平不行,但是,在欣赏那些古代名家的作品时,又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或者其他的感觉,反正能让你感觉到很神奇,对吧?”
顾安仁点头。
俞一楠也点头。
连杨玉洁小姑娘也煞有其事的点着小脑袋,跟小鸡啄米一样。
这种事情确实没什么可反驳的,事实就是许多人在欣赏名家作品时会产生种种感受,当然,这只限于能够近距离仔细欣赏真品的那些人,你在网上对着那些图片看,永远看不出个模样来,就如同你在网上看乐山大佛跟到现场去看乐山大佛是完全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一个样子,在网上看,跟近距离仔细欣赏,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以顾安仁和俞一楠的身份,想近距离欣赏那些名家作品根本不是什么难题,自然能理解杨寿云的话。
杨寿云见状这才继续道:“但是一般人在感受到种种体验之后只会认为是名家的技法超群,画工卓越,却很少有人会将这种体验与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意境’联系在一起,更不会思考‘意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你们呢,你们想过‘意境’是什么吗?”
顾安仁、俞一楠和杨玉洁继续摇头。
杨寿云扭头问徐景行:“景行,你呢,对‘意境’是怎么理解的?”
徐景行心里暗笑,脸上却露出一些凝重之色,“我觉得吧,所谓的意境就是一种通过自己的作品引发观者产生类似于灵魂触动的体验,说的具体点,就是用笔法、色调、空间、布局、画面感等技艺来触摸观者内心的一种能力,通俗的讲,就是用自己的作品来引发观者自己的想象力,让观者产生一种看到的是你的作品想到的却是自己内心的作品的体验。”
杨寿云闻言猛的鼓掌,神情非常激动,都快跳起来了:“说的太好了,就是这个意思,看来你是真的达到了这种境界。”
徐景行还能说啥?他能说其实这只是最浅显的解释?其实他还能做的更好更厉害?他总结出了一套属于他本人的理论结果?
他真要那么说,估计会被杨寿云当吹牛吧!
当然,就算杨寿云真的相信,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无非是让杨寿云更加惊讶更加佩服罢了,可现在的杨寿云他已经足够惊讶了,所以根本没必要画蛇添足。
杨寿云惊讶,顾安仁和俞一楠更加惊讶,虽然他们不一定听得明白那一番话,但很清楚杨寿云在书法界的地位以及杨寿云说的每一句话的含义,看到杨寿云如此推崇徐景行,他们老两口开心的同时也免不了有些吃惊,因为徐景行的出色程度远远的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徐景行则有有点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也是连猜带蒙的乱说的,当不得真。”
“呵呵,你就别谦虚了,这种事情是蒙不出来的,也是猜不对的,懂就是懂,不懂就算你绞尽脑汁也想象不到那是怎么样一种体验,”杨寿云笑呵呵的说道,神态要多温和就有多温和,笑容有多真诚就有多真诚,甚至也不喊他“小子”了,而是直呼“你”,显然是把徐景行当成了平辈人来对待。
徐景行闻言咧咧嘴,也就没再说什么,他怕自己说的太多不小心说漏了嘴,在普通人面前说漏了嘴还能糊弄过去,可在杨寿云这种行家面前要是漏了什么马脚,根本遮掩不住,如果用谎言去掩饰,这谎言只会越卷越大直到不攻自破。
这可不是他杞人忧天,而是真有这方面的顾虑,因为杨寿云事实上已经摸着修行的门槛儿了,要不然也不会在看到徐景行这幅《龟虽寿》的时候觉察到所谓的“意境”,那是意境么?可以算是,但却需要觉识能力很强的人才能感觉得到,普通人例如顾安仁和俞一楠根本没发现什么不同,所以他说杨寿云已经通过在书法技艺方面的累积从而摸到了修行的门槛儿,只是混混沌沌的把门后的风景当成了艺术创作领域的更高层次境界而已。
如果有人能好好的指点指点杨寿云,这老头儿还真有可能在有有生之年跨入到门内,一窥门内风景,甚至成为一名真正的修行者。
当然,徐景行是没有这样的想法的,他可不想给一个年近古稀的老头儿当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