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老师。”
“说。”
“中央发来正式公文。”
“内容?”
“拟设‘骨语课程特编小组’,提议将林光作为核心讲师,纳入国家思维教育革新试验队。”
“这不就是……变相收编?”
“是。”
“他们想把‘火’封进玻璃瓶里。”
“小光。”
“你看到了吧?”
“看到了。”
“你怎么想?”
“问你个问题。”
“说。”
“你见过野火被编进城市手册的吗?”
“没见过。”
“那你见过小孩自己点起命运的吗?”
“今天见了。”
“那你觉得,我该进去吗?”
“如果进去能保你安全……”
“那不是保我。”
“是让他们安心。”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他们害怕了。”
“害怕你讲的‘我是谁’,比他们所有教育大纲都更真实。”
“林光。”
“我在。”
“这是中央教育联席司直通终端。”
“请说。”
“我们看重你所唤醒的‘骨语效应’,这将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燃点。”
“你想让我配合你们?”
“我们希望你成为‘骨语主导师’,推动全国试点。”
“用你们写好的框架?”
“对。”
“那我拒绝。”
“你拒绝?”
“是。”
“你知道你在拒绝什么吗?”
“我拒绝被包装成你们的正确。”
“我不是你们的政策产品。”
“我是——一群被沉默孩子的声音集合体。”
“他们不是你们的试验田。”
“他们是火。”
“林光。”
“你不要一意孤行。”
“我们给你最顶级资源、最宽容平台,你可以有自己的话语权。”
“可我知道,你们给的自由,是能收回的。”
“而我教的东西,是不能被‘撤回’的。”
“江晚吟。”
“你觉得他太硬了吗?”
“不,他只是太清楚什么是他自己。”
“这才是骨语课堂真正的意义——不是被接纳。”
“是——不再被塑造。”
“砚舟。”
“数据来了。”
“什么数据?”
“骨语风暴持续蔓延,截至今天,全国已有34所‘封闭学校’的孩子自发写作反馈。”
“他们写了什么?”
“最常出现的一句话是——‘我不是你定义的那个我。’”
“小光。”
“你还记得你说的那句吗?”
“哪句?”
“‘如果我是火,就别等别人点。’”
“记得。”
“你现在想告诉全国的孩子什么?”
“想告诉他们——你点过自己一次,你就再也不会熄。”
【骨语课堂·特别通话直播】
“今天的课题,叫做——‘点燃我’。”
“我知道,有很多人看着这节课。”
“他们等着看我妥协,或者灭掉。”
“但我不会。”
“因为我从没想过靠别人点燃。”
“我,是自己点的。”
“你可能在家里不被允许说话。”
“你可能在学校被贴标签。”
“你可能在日记本第一页就写下:‘今天还是不能说我是谁。’”
“但我告诉你——你不是火种。”
“你就是火。”
“而火,不等别人点。”
【镜头切入·中央会议室】
“副总司。”
“林光开始全国公开拒绝编入体系。”
“我们要怎么回应?”
“我们不能封。”
“为什么?”
“因为他讲的那一句——‘我是火’。”
“被全国至少八百万青少年转发。”
“现在,我们不是在面对林光。”
“我们在面对——一代人。”
“我们造了一个命令。”
“他写了一支笔。”
“而现在,这支笔,开始逼我们——重新写系统。”
【回到课堂】
“小光。”
“你真的决定了?”
“我决定了。”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我们开始讲——真正的写作。”
“写作什么?”
“不是作文。”
“是命运。”
“你要讲命运?”
“我只讲一句。”
“哪句?”
“命运是不能等待别人写完给你的东西。”
“它得由你,从骨头里写出来。”
【黑板慢慢浮现今天课题标题】
“如果你是火,就别等别人点。”
“你要所有孩子记住这句话?”
“不。”
“我要他们写出自己的那句。”
“哪句?”
“属于他们自己的‘我是谁’。”
“你知道你这样做,会被系统长期监控?”
“监控不了火。”
“你就不怕哪天他们又把你抹了?”
“抹我可以。”
“但抹不了一个被点过的孩子。”
“你以为我在教他们写?”
“不,我是在教他们……不会再被写。”
【最后画面定格】
【一群孩子围着林光,黑板上不再是“标准答案”,而是一句句写得歪斜却坚定的自我表达——】
“我不是标准,我是我。”
“我不等谁批准我表达。”
“我这辈子,自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