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翻开书页,里面的内容光怪陆离,充斥着各种邪门歪道的法术,其中便有这令人毛骨悚然的换魂之术。
那文字仿佛有生命一般,在她眼前跳动,描述着如何以残忍的手段打破生死界限,将逝者的灵魂强行注入生者的躯壳。
犹记得当年,她的师父在发现她翻阅那本邪书时。
原本和蔼的面容瞬间变得极为严肃,眼神中满是忧虑与警告,仿佛看到了一场即将降临的灾难。
师父语重心长地告诫她,书中所记载的法术皆是逆天而行、违背天理伦常的邪术,是修道之人的大忌。
犹如万丈深渊,一旦涉足,必将万劫不复。
断不可学,更不可尝试,否则不仅会迷失自我,陷入无尽的黑暗,更会给世间带来如洪水猛兽般的灾难与痛苦。
正统的道家修行,向来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以顺应天地之道为根本,秉持正道,以济世度人为崇高宗旨。
道家弟子应以慈悲为怀,用所学造福苍生,对这等歪门邪道的东西,向来是深恶痛绝,嗤之以鼻的。
那些试图钻研邪术的人,不仅背离了道家的教义,更是对正道修行的公然亵渎与背叛,必将遭到天道的惩罚。
然而此刻,苏锦韵的讲述却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着她的认知,将她多年来坚守的信念冲击得摇摇欲坠。
竟有人确切地告诉她,这等只存在于传说与禁忌中的邪术,已然在现实中真实上演,而且就发生在宁辰星的身上。
这让虞姬心中涌起一股难以遏制的愤然之情,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焰,在胸腔中剧烈燃烧,几乎要将她的理智吞噬。
在她看来,此等害人利己、残忍邪恶的法术,竟真有道士不顾道家的清规戒律与道德准则,罔顾道义去学习钻研。
简直是对道家千年传承的清誉的严重侮辱,是对正道修行的公然践踏。
道家的尊严与荣耀,在这些邪道的行径面前,仿佛被无情地撕扯。
而且,若不是此事从苏锦韵这位她素来敬重且信任有加之人的口中说出,她无论如何也难以相信。
那些只存在于传说中的邪术,竟然真的能够付诸实践,在现实世界中造成如此可怕的后果,将原本平静的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待苏锦韵讲完,虞姬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她紧闭双眼,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仿佛要将内心的震惊、愤怒与忧虑都凝聚在这紧锁的眉间。
她的内心如同一团乱麻,努力消化着这惊人的信息。
心中虽愤慨不已,但更多的却是忧虑与不安,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阴霾,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对于能否对付施展此等邪术之人,她实在没有多少把握。
毕竟,能熟练运用换魂术这般邪恶且高深法术的邪道,其道法必然极为强大,手段也必定阴险狡诈。
她深知自己面对的可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艰难挑战,犹如在黑暗中独自面对一头凶猛的巨兽,前途未卜。
她实在无法确定,以自己多年修行所积累的能力,是否能够与之抗衡,成功化解这场足以颠覆一切的危机。
虞姬听闻苏锦韵详述此事后,内心恰似被一场史无前例的惊涛骇浪所席卷。
各种复杂的情绪如汹涌潮水般翻涌奔腾,久久难以平息。
她心中明镜似的,此事的严重性远超想象,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必将引发一连串难以预估的连锁反应。
稍有差池,便极有可能将整个局势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因此,她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马虎,全神贯注地陷入了一番极为审慎、周全且深入的斟酌之中。
在这思绪如乱麻般错综复杂的艰难思索过程里,她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清晰浮现出虚无道长那仙风道骨般的身影。
在道家修行的广袤天地中,虚无道长的威名犹如洪钟巨响,响彻九霄云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其高深莫测的道法,恰似深邃无垠的浩瀚海洋,深不见底,令人难以揣度其中的奥秘。
而对道家玄理那入木三分、鞭辟入里的精湛领悟,更是宛如夜空中最璀璨夺目的星辰,熠熠生辉。
引领着无数道家弟子在漫漫修行之路上砥砺前行。
在虞姬心中,虚无道长一直是道家修行领域当之无愧的巅峰象征,宛如一座巍峨屹立的高山,令人敬仰不已。
若能有幸求得虚无道长出面相助,或许眼前这如一团乱麻般错综复杂、令人绝望的困局,尚有一线转机。
仿佛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深渊中,寻得了一丝微弱却又无比珍贵的希望曙光,给予人无限的遐想与期待。
然而,当她得知虚无道长竟身处覃芊落空间之中时,原本微微舒展的眉头瞬间如拧紧的麻花般紧紧地拧在了一起。
仿佛要将所有的忧虑与无奈都深深锁在其中。
她那向来从容淡定的脸上,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浓重的难色,心中更是涌起一阵如潮水般汹涌的深深愁绪。
她十分清楚覃芊落此刻远在遥远的边境,正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
全身心地忙于应对边境那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严峻局势,短时间内根本无暇分身,更遑论归来。
这一消息,无疑让本就艰难万分、犹如在荆棘丛中艰难前行的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宛如在布满荆棘的崎岖道路上,又突兀地横亘了一道高耸入云、陡峭险峻且难以逾越的绝壁。
使得破局之路愈发渺茫,让人仿佛置身于绝望的深渊,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虞姬在屋内焦急地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沉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尖上。
发出沉闷而又压抑的声响,仿佛在寂静的空气中敲响了一声声沉重的警钟。
她的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宛如两座即将剧烈相撞的山峰,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思索与无奈之色。
仿佛要从这无尽的思绪中挖掘出那一丝能够破局的关键线索。
时间在这紧张而压抑得近乎窒息的氛围中缓缓流逝,每一秒都仿佛被拉长至无尽的漫长,让人备受煎熬。
思量许久之后,她终于停下了那急促慌乱的脚步,缓缓转过身,目光凝重而深邃地望向苏锦韵。
她的眼神中交织着无奈、忧虑、坚定与一丝隐隐的悲凉,神情肃穆得如同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士。
语气沉重地说道:“苏相,那邪道究竟能否应付,我心中也无十足把握。”
她微微顿了顿,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那因激动而略显颤抖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
而后继续缓缓说道:“我们先入宫去,容我仔细察看一番再说。
况且,原先的五王爷……此刻怕是已身陷危局,凶多吉少了。
即便那邪道的魂魄能从他体内驱离,他能否安然存活,怕也是未知之数。”
虞姬说完,轻轻叹了口气,那声叹息仿佛承载了无尽的无奈与悲凉。
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与对未知结局的深深忧虑。
仿佛已经预见到了可能出现的悲惨结局,让人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酸楚。
苏锦韵听闻虞姬这一番言辞,恰似一道凌厉的冰箭,径直穿透她的心房,心中陡然一寒。
那彻骨的寒意顺着血脉经络迅速蔓延至全身,令她不禁微微颤抖。
她的思绪,如脱缰之马,瞬间飘回到往昔见到五王爷的那些如梦似幻的场景之中。
彼时的五王爷,无疑是世间最璀璨的明珠,宛如一幅由丹青妙手精心绘制的灵动鲜活的春日画卷。
是个不折不扣沉醉于风花雪月之中的翩翩少年郎,一举一动皆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
他的笑容,比三月暖阳下肆意绽放的春花更为灿烂夺目。
那笑容犹如破晓时分穿透云层的第一缕曙光,明媚得足以驱散世间所有的阴霾与黑暗。
那笑容之中,洋溢着未经尘世琐碎沾染的纯真与不羁,仿佛世间一切美好的词汇都不足以形容其万分之一。
仿佛天地间所有的美好都凝聚在了那弯弯的嘴角之上。
他的眼眸,恰似夜空中闪烁的最亮的繁星,清澈明亮得如同山涧中潺潺流淌的清泉,没有丝毫杂质。
眼中时刻闪烁着对世间万物美好的憧憬与向往,那光芒宛如希望的火种,跳跃在眼眸深处。
能够轻易点燃周围人心中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
让每一个与之对视的人,都仿佛置身于温暖的春日之中,感受到无尽的希望与力量。
他举手投足间,周身洋溢着青春独有的活力与洒脱,每一个动作都似带着诗意与韵律。
仿佛是大自然最杰出的舞者,在世间的舞台上尽情演绎着生命的华章。
他行走时,步伐轻盈而矫健,恰似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温柔的涟漪。
他抬手时,姿势优雅而自然,仿佛在不经意间便能勾勒出一幅绝美的画卷。
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的风采而倾倒,为他的魅力而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