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历史 > 逆臣 > 第四十九章.舍武立文(上).

第四十九章.舍武立文(上).(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舍武立文(上).

对于眼前这番热闹,张衍圣却仿佛早已料到,神色间闪过一丝讥讽,趁众人不注意,悄声向萧漠说道:“好戏来了,子柔可知,今日此时,为何会出现这般情况?”

看着殿内无数文臣武将,竟是突然忘记了自己正身处于神圣的“集英殿”内,忘记了此时正在举行的盛大仪式,忘记了楚灵帝本人就在他们面前,就这么突然而然的斗在了一起,人人皆是面红脸赤、风度全无、神色激愤,大殿之内,再无原先的肃穆气氛,只让萧漠觉得莫名其妙。

不期然间,萧漠想起了自归京之后,文武两派官员对待自己的迥然态度、众武系官员看向自己时的复杂神情,以及不久前八贤王与王翰两人曾说过的奇怪话语。

思索片刻,萧漠依然没有想出所以然来,不由的摇了摇头,苦笑道:“却是不知,又要向子佳请教了。”

萧漠入朝为官时间尚短,期间不是遭到贬斥,就是外出领兵作战,对于庙堂之中的勾心斗角,诸派争执,自然不如官宦世家出身的张衍圣那般看的明白。

“这般事情,其实不用我说,子柔为官日子只要再久一些,也就心中肚明了。”张衍圣微微一笑,向萧漠解释道:“子柔看这殿内两壁,可有看出什么线索?”

顺着张衍圣的指引,萧漠向着“集英殿”两壁看去,待注意到殿内两壁所悬挂着的画像数量时,心中已是有些恍然。

当年太祖册封了三十三位贤臣名将于“集英殿”内,因为是从乱世中得到的天下,军功无数,封册之时,自然是武将多,文臣少。

除去那六名皇室宗亲的画像另有安排外,建国之初,两壁之上,右壁悬挂着十八位武将的画像,左壁之上,文臣的画像却只有区区九幅。

然而,天下太平之后,武将一系官员的地位却是骤降,而历代皇帝登基之后又最为重视文治,对读书人愈加的看重,其后一百七十四年间,共有十一位大臣的画像题字得以悬挂于“集英殿”内,然而其中竟有十人是文臣,只有一人为武将。

如此一来,如今的“集英殿”内,两壁之上,左右共悬挂了三十八幅画像,其中文臣十九人,武将十九人,达成了暂时的平衡。

而今日,萧漠、张衍圣两人画像题字的加入,正是这般平衡的打破,文武两派官员,对此自然极为重视。

想到这里,萧漠眉头一皱,迟疑着向张衍圣确认道:“可是文武之争?”

张衍圣神色间讥讽之色愈重,点头轻笑道:“对,文武之争。”

虽然得到了张衍圣的确定,但萧漠心中的疑惑却依然不减。

皱眉思索片刻后,再次向张衍圣问道:“在我大楚,文臣的地位早已是超越了武将。这次礼毕后,‘集英殿’内文臣画像的数量,虽然会彻底压倒武将,但也只是早以注定,迟早的事情罢了。这些‘将军府’的将军们,为何会这般着急吧?还有那一众朝臣,又为何会反应如此之大?”

张衍圣微微一笑,悠悠道:“将军府的人虽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知道这‘集英殿’内文臣画像的数量,将来必然会超越武将,但他们却不能接受以这般方式超越。”

另一旁,八贤王静静的听着萧漠与张衍圣的对话,一直没有插话,但此时却突然轻哼一声,看着眼前正争吵于一团的文武大臣,眼神中满是愤怒与不屑。

而萧漠,听到这里后,却终于恍然。

~~~~~~~~~~~~~~~~~~~~~~~~~~~~~~~~~~~~~~~~~~~~~

古今中外,数千年来,自有国家出现,文武两派之争就已是存在,并逐渐成为了庙堂之上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争斗,愈演愈烈。

文臣权大,则武将受到压制,权力地位,尽数不存;武将势大,则文臣遭到打压,只能依附于武将而生存,不得独立。

这般情况,千百年来,从无改变。

而如今的楚朝,无疑正是文强武弱的典型。

其实在楚朝建国之初,楚太祖身为马上皇帝,一众开国武将们的待遇地位,还是很高的,不似今日这般会被文系大臣们死死压着一头。不仅得到的诸般封赏最为丰厚,而且也颇受朝廷上下的礼遇。

然而,这般情况并没有持续下去。

建国不过三五年,楚太祖重文轻武的倾向已是越来越明显,并深知兵权外放的风险,于是不仅将朝中诸般权力逐步移交到文系大臣手中,更是设立了“将军府”,将一众军中元勋尽数送入其中。

自此之后,“将军府”的武将们,身份地位虽然荣耀依旧,却不得参与朝中政务,更不再有任何实权,只负责战时的带兵作战、以及平日里的兵员训练。而军饷派放、防务安排、兵员调动、新兵征收等等诸般实权,则尽数交给了兵部的文臣。

以楚太祖的强势,带兵将军们自然不敢有丝毫不满,只得督促子孙们弃武从文、刻苦读书、博取功名,以保障家族荣耀的延续。

在此期间,诸般旨意之下,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大幅提高,当兵的待遇却愈来愈低。人们渐渐不再把参军看作是荣耀之事,反而引之为耻。

不过百年间,随着一代开国元勋们的纷纷离世,豪门旧勋的后代几乎尽数弃武从文,时至今日,“将军府”不仅没了实权,连原先的荣耀地位,也渐渐不复存在。

而今日礼毕之后,“集英殿”内,文官画像的数量,将首次超过武将,楚朝文重武轻的情况,更会愈演愈烈,再也不得扭正。

如果说,对于这般情况,武将们已是有了心理准备,并早以认命的话——那么击退了草原联军的萧漠与张衍圣二人,得以留画题字于“集英殿”内,画像的悬挂究竟归文归武,就由不得“将军府”众人不着急了。

本来,这次草原联军入侵大楚,楚军连战连败,短短数月间连失十七城,北方十三州有半数沦陷,最危急的时候,草原联军甚至兵临京城之下对于这般情况,带兵的将领们虽然难辞其责,但“将军府”的众高层,心里深处,其实还是有些暗暗欢喜的。

在他们看来,这般情况虽是楚朝之灾,但也是一个契机将楚朝文强武弱的情况彻底扭转的契机

如若经此一事后,楚朝上下能明白军事的重要,从而加大楚朝军队的建设力度,“将军府”里的众将军,地位自然水涨船高,说不定还能将诸般实权从兵部那里收回来。

但必须要注意的是,萧漠与张衍圣两人虽然以武事功勋而留画题字于“集英殿”内,本身却是出自文臣一系,文章才华早已天下闻名

也正因为如此,萧漠与张衍圣两人的画像题字,究竟应该悬挂在代表文臣左壁,还是应该悬挂在代表武将右壁,“将军府”众将领才会如此在意。

如若悬挂在众文臣一侧,则代表这次楚朝对草原联军的胜利,功在文治其后楚朝文臣的地位自然会愈加的高涨,而武将们则再无翻身的机会。“武将无能论”与“文人万能论”必将抬头,并愈演愈烈。而在世人与皇帝眼中,武将的地位也会愈低,甚至是可有可无;

如若悬挂在众武将一侧,则说明这次楚朝对草原联军的胜利,虽然是由文臣获得,却功在武事其后楚朝自然会重视武功,而“将军府”众将虽然在战争中失了颜面,但也可随之获益,扭转文重武轻的形势。

而朝中众文臣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将军府”众将刚刚提出异议,他们就已是迫不及待的反驳反击,甚至忘记了时间地点,失了风度。

对文武两派官员而言,这涉及到了他们最根本的利益,远非八贤王入朝所引起的争执可比。八贤王入朝掌政,最多也只是换一个派系罢了,手中权力依然,但如若武将一系势力有了抬头的趋势,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从某方面而言,如今此时,“集英殿”内的争吵混乱,对文武两派官员而言,乃是一场信仰、利益交集的圣战

~~~~~~~~~~~~~~~~~~~~~~~~~~~~~~~~~~~~~~~~~~~~~~~~~

终于想明白了文武官员们争吵失态的缘由,萧漠暗暗想道:“怪不得我归京之后,文系官员对我那般热情,而武系官员的态度却颇为冷淡、神情复杂,原来还有这般利益纠葛。想来是他们也是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于我了吧?毕竟将他们接连击溃的草原联军,最终却败在了我的手上,心中必然羞愤,如今更要借我和张衍圣留画题字于‘集英殿’的契机,以重拾利益地位……”

正在萧漠心中恍然,并若有所思之时,“集英殿”内的混乱,也随之达到了。

虽说俗语云“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但那是建立在可以动手的情况下;如若双方不得动手动脚,只能动嘴皮子,这群“将军府”的将军们,又怎能斗得过那些整日里靠脑子和嘴皮子过活的朝中众大臣?自取其辱罢了。

果不其然,待一位“将军府”的左卫上将军,被一名御史用不同的“圣人之言”、翻来覆去不带脏字的骂了数遍,上至祖先父母,下至后代子孙,短短片刻间皆成了不忠不孝、禽兽不如后,却是出离的愤怒了。

愤怒之下,这位上将军也当先反应了过来,知道这般和文臣斗嘴皮子只是自取其辱,讨不得好,进而想到了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虽然他如今胯下没有汗血宝马,手中没有仗八长矛,但对于自己的拳脚功夫显然也颇为自信,驱身前去就要与这位御史切磋一下。

幸好护国公罗裳眼疾手快,将这位上将军拦了下来,否则就要一场全武行就要上演。

而那位御史虽然吓得小脸惨白,嘴上却依旧不饶人,一边上蹦下跳,一边大呼小叫:“子曰;‘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你来呀本御史又怎能怕你?看你这般残暴,就知你的本性极恶,于国于家,皆是祸害,本御史一定要向陛下弹劾你……”

看到这一幕,萧漠先是觉得好笑,后又觉得悲凉,最后轻叹一声,缓缓说道:“可悲可叹。”

张衍圣轻笑道:“是啊,可悲可叹……我朝文臣,刚刚经历过战乱,已是开始想着继续打压武将一系了,眼光浅薄,只知蝇头小利;我朝武将,自身连战连败,如今竟然要厚着脸皮来分你我之功勋,恬不知耻,再无百年前之志气……”

这话正是萧漠所想,但打击面实在有些广,所以萧漠只是心中想想罢了。而张衍圣却是仿佛自信萧漠与八贤王绝对不会说出去一般,言语间毫无顾忌。

另一边,八贤王神色间的怒气更甚,但并没有反驳,显然是同意张衍圣的说法了。

~~~~~~~~~~~~~~~~~~~~~~~~~~~~~~~~~~~~~~~~~~~~~

大殿之内,文武斗的闹剧依旧是不断,让人目瞪口呆;萧漠、张衍圣、八贤王三位主角被晾在了一边,正各有所思;另一边,楚灵帝看着眼前这番热闹,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后,已是怒不可赦了。

“都给朕住口”

随着楚灵帝一声怒喝,文武两派才发现了各自行为的不妥,或面现愧色、或犹自不服,却纷纷回到了各自的位子站好。

楚灵帝将尚挂着萧漠画像的杆子交给了身后的张谦,怒气冲冲的回到御座之上。

很显然,生性淡然的楚灵帝,很少这样生气,更少这样咆哮,刚才那一声,虽然声势颇大,但嗓子已是沙哑。

费三贵颇有眼色,楚灵帝刚刚落座,已是将一杯御茶奉到了楚灵帝的面前。

楚灵帝强压着怒火,喝了一口茶水,但看着眼前的文武百官,怒气不仅没有稍稍平息,反而愈炽,最后竟是将茶杯掷于脚下。

清脆的杯盏碎裂声中,满朝皆惊。

包括萧漠、张衍圣、八贤王内,满殿上下,文武百官、内臣宦官,皆是连忙跪下,齐声道:“臣知罪,陛下息怒”

“八弟、子柔、子佳,你们三人站起身来,们什么事?你们三人又有何罪?”

待萧漠三人起身后,迎接文武百官的,则是楚灵帝的怒声训斥。

“你们……你们好啊……这就是朕的大臣,这就是我大楚的将军看看你们刚才的样子?与那骂街泼妇有何异你们有没有想过,这里是‘集英殿’朕在位二十一年,:《舍武立文》(下)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回到大宋 再逼我娶公主当宰辅,我可造反了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暗涌:血绣春刀录 杂论对话 世威大帝 坏人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