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天下
两天后,外滩,一座露天的咖啡茶座。
顾骜和萧穗,站在江边,裹着大风衣,迎着冬日午后的阳光,看眼前一群制片厂的工作人员,在那儿按照港方的要求忙碌。
“干杯!”包船王与邵爵士也是最后一次贪婪地饱看外滩美景,然后与顾骜等人一起举杯,也算是告别。
他们都是大人物,在香江的生意日理万机,不可能在内地待太久。如今距离过年还有一周多,是时候回去了。
前天伟人提完词后,昨天包船王的1000万美金就到账了,然后地方上也是马力全开,把选址的论证工作表决通过了——就按去年下半年,国家侨-办廖主任选的“国内首批八家星级涉外宾馆”选址,把原定给沪江华亭酒店的地皮,优先拿给了“兆龙饭店”。
然后今天一大早,包船王和他的老父亲就去了“兆龙饭店”的选址,搞了个剪红绸带的仪式,要人们各自为新酒店铲了一锹奠基土,算是开工仪式。随后各路随行人员也都铲了,连顾骜都凑热闹铲了一锹,跟植树节活动氛围差不多。
奠基仪式完了之后,他们就该走了,所以才来外滩看最后一眼,顺便稍微围观下《沪江滩》的拍摄。
顾骜亲眼看到邵爵士和包船王都真情流露,擦拭了一下眼泪。
很多人觉得港商对内地没有归属感,还老是拿“当时是我们需要钱,所以我们有求于港商,对方不可能那么客气”说事儿,觉得他们如此上赶着送钱见伟人不合理——这其实是刻板印象的一刀切。
任何群体都是要实事求是具体分析的。
首先,老一辈的港商,多数还是有点家国情怀,一直把自己当成中国人。尤其是明州系和汕州系又明显不一样。李家诚这些汕州系,地方注意稍微重些,至少觉得自己是“会说粤语的南方人”。而邵爵士、包船王这些明州系,则更侧重自己是“中国人”这个大概念。
因为沪江滩本来就是他们年轻时青春热血过的奋斗场所,是生意做到三十岁、倭寇入侵了,他们才背井离乡逃去香江。
同样的道理,在湾湾同胞身上也是适用的,敏”的简历,是个13岁的小姑娘。顾骜刚看到时还以为看错了,因为这分明就是那个后来跟周星星、李联杰在《苏乞儿》、《倚天屠龙记》上合作过的“魔教妖女专业户”,而顾骜一直以为那个演员是土生土长的香江人。
如今看了简历,才知道原来人家是沪江人,本该在这两年香江“抵垒政策”取缔前夜移民过去的。
(注:“抵垒政策”是香江70年代起为了吸引廉价劳动力而放开的一项政策,也就是内地人只要成功踏上香江的土地,就能拿到居留证。这也是当时淘港潮的政策前提。
这项政策要执行到81年,因为人口暴涨,香江政府扛不住了,才正式取缔。在前期,逃过去的大多数是内地这边赤贫无产,活不下去的。但是在听说取缔风声后,有一批本来在内地还有点产业的大城市观望市民,也怕错过末班车,没多想就逃过去了。)
“看上去条件都还不错啊,安排两个有台词的角色吧。”顾骜与萧穗商议道。
萧穗翻了翻剧本,随口安排:“要不就这样吧——许文强敏去,她年纪大些,拍外景吃得起苦。而且这个年纪有点姿色,被混街面的人轻薄才合理,让丁力去救她,然后因此惹事上身,牵出后面撞到许文强的段子。”
看她轻车熟路的样子,终于是彻底熟悉编剧这个活儿了,对每一个角色的人设非常了解。
其余龙套也各有安排,只不过没台词。
女同学们颇为感激,都觉得萧穗仗义,溢美之词毫不吝啬。那两个小萝莉也被带了过来,跟萧穗问好。
“谢谢阿姨,我们一定会好好演的。”
萧穗哭笑不得,摸了下俞惊鸿的头发:“要叫姐姐!”
……
顾骜这边在审核龙套,那边的拍摄组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
所有人都非常有干劲,尤其是沪江厂的内地员工,都把这当成了一项友好交流的政治任务一样去完成。即使港方管理者态度生硬一些,也都忍了。
总的来说,合作氛围还是比较友好的。
顾骜忙完了手头的事儿,便晃悠过去视察。
他是敏身边,低声劝慰道:“快去换衣服吧,一会儿你就扮那个卖水果的,在巷口拐角,汽车撞烂你摊位的时候,往后跳出去,有床垫会接住你的。有危险动作能加20块。”
听说能多拿20块,小朋友立刻屁颠屁颠去准备假摔了。
港方很快提出了第二条要求:“顾少,越野跟拍机位还没准备好,这是你们这边的人负责的,您看是不是再催催?再过两小时就要用了。”
按照《沪江滩》前世的拍摄安排,这么高大上的劲爆设计肯定是用不起的,那时都谈不上“追车戏”,只是用固定机位反复表现那几个开车的镜头。并不是这样的表现方式有多好,完全只是为了省预算。
如今顾骜多花了钱,还有最高端的斯坦迪康设备,不用白不用,自然要在“追回绑了冯程程的劫匪”的戏码里,加一场至少画面级别堪比好莱坞的追车大戏了,而且还要越野机位的,直接在车里往前往后拍,增加表现力,绝对能让亚洲观众耳目一新。
顾骜捋了下思路,环视场内,然后喊过来一个助手。
这个助手是有秘密身份的,是兵器工业部派给他接头的。
“特拉福德先生呢?还没清醒呢?该他干活儿了。说过今天要用到他的,你们不会灌狠了吧?”
特拉福德先生,就是从美国来的那个技术支持工程师,管理那票敏感的高端器材的。
不过人家首先就因为航班问题,比设备晚一天到。
到了之后,宾馆里的接待同志,乃至剧组的中方人员,听说了有美国客人,都非常殷勤,山珍海味名酒可了劲儿地招待。
所以这家伙很快就被茅台灌得不省人事。还被人算计拆了一大碗膏肥黄满、食性颇寒的大闸蟹肉,不加黄酒不加醋,跟其他寒性的食材一起下猛药。
特拉福德听说这是昂贵食材,吃得满嘴流油大呼过瘾,然后就拉了两天肚子,还一边拉一边感慨中国人真是热情好客,丝毫没怀疑是对方另有所图。
海军装备规划所的人都把他的东西大卸八块彻底研究了3天了,他还浑浑噩噩的。
“可别把人灌出毛病来。”顾骜如是担心。
“小顾同志放心,我们有分寸的,一会儿把他抬来。让你的助手搭把手调试参数,他只负责口头指挥吧。”海军装备所的联络同志如此回复。
看样子真是拉得不轻呢。
十几分钟后,特拉福德先生坐着黄包车,被人拉到了片场,整个人还跟烂泥一样瘫软在那里。
顾骜哭笑不得:“特拉福德先生,看样子你是没法亲自调试设备了。不如教教我带来的这两个助手怎么用吧。”
顾骜说着,把一直在旁边蹲机会的张一谋、顾常卫拉过来,介绍了一下。
这俩人也是刚到沪江。他们在京城才放寒假,被顾骜一个电话喊来了,顾骜承诺他们包吃住和往返路费。
听说有合拍港片的机会摸设备,他们就屁颠屁颠坐了一天一夜火车。
作为摄影系的大二学生,能有机会摸价值不菲的美国最先进摄影设备,就是天大的机缘了,哪里还能谈报酬。
在他们眼里,顾骜简直就是知遇之恩。
未来的天字一号大摄影师顾常卫,摩拳擦掌地向特拉福德请命:“特拉福德先生,既然您身体不便,你解说,我动手好了。”
“你行不行啊。”特拉福德有气无力地问。
顾常卫:“不试试看怎么知道。”
仅仅半小时后,他就用天赋让特拉福德瞠目结舌。
“能这么快把补偿参数调到最优的人,我从业这些年还是第一次见。顾,你将来一定会成为大摄影师的。”